close


從前在一次飢荒裡,有一位好心而富有的麵包店老闆,他叫城裡最貧窮的二十名小孩來,並對他們說:「我在這個籃子裡有一些麵包給你們,每個人可有一條。你們可把它拿回家,然後每天這個時候再來拿,直到上帝給我們較好的日子過為止。」

那些飢餓的孩子們熱切地圍著籃子,他們大部份人為了拿到最大條的麵包而爭吵。最後他們拿著麵包走開了,甚至沒有謝謝這位好心的人。

但是小晴這個衣衫襤褸的小女孩並不和他人爭吵,她只是在旁靜靜地等。當那些沒規矩的孩子離開後,她拿起留在籃子裡那條最小的麵包,親吻這位紳士的手,然後才回家。

次日這些小孩子還是一樣的沒規矩,而可憐羞怯的小晴拿到的麵包只有昨天那條的一半大。當她回到家裡,她的母親切開麵包時,很多閃亮的嶄新銀幣從裡面掉出來。

她的媽媽因此而十分關切這件事,說:「馬上把這些錢還給那位先生,因為一定是有人不小心的將它們掉到麵團裡去的。快一點,小晴,要趕快!」

但是當這個小女孩將母親的話轉告這位富人時,他卻說:「不是的,孩子,沒有人不小心,是我故意將這些銀幣放進最小的麵包裡來獎賞你的。願你總是像現在那樣滿足、和善又感恩。現在回去告訴母親,那些錢是要給你的。」

如果我們給予他人,順從他人的意願來使他們快樂,或將他們的願望看得比我們自己的願望更重要的話,這樣做有時會使我們覺得我們損失了;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上帝看見我們這樣無私的行為,祂將會獎賞我們,而你永遠不會因給予而有所損失。

一位在晚年成為基督徒的富有女士,一次由她的孫女陪伴著走在市街上。當一個乞丐走近她們時,她聆聽他的境遇,然後從手提袋中拿出一張鈔票塞在他的手中。在下一個街角,有個救世軍的義工在那裏等著,這位女士放一點捐贈在那位義工的罐子裡。她的孫女好奇地看著她,然後說:「祖母,自從你成為基督徒之後你損失了很多,不是嗎?」

「是的,」這位年老女士說:「我失去了壞脾氣、好批評他人的習慣,我失去了將我所有空閒時間花在輕浮的社交活動和無意義享樂上的傾向,我還失去了貪婪自私的心。是的,我的確損失了很多。」

「而我所得到的是無價的!:心靈的平安,禱告的力量,一位永遠與我同在、認識我、愛我和保護我的『朋友』,我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充實和豐富,不給恐懼留餘地的信心,許諾當我過完這一生後會有奇妙天堂之家的承諾,還有更多更多!是的,我因失去的事物而高興,而我所得到的是無價的!」


多年以來,泰瑞莎修女和她傳道會的修女們奉獻自己來幫助加爾各答的窮人們。一次當她談到她的工作時,她說:「這只是像大海裡的一滴水一樣;但是沒有這滴水,大海也不成原來的大海了。」

無私的動機使我們最微小的努力看來偉大!--法藍西斯蓋伊

你可能曾注意到那些使給予成為一個習慣的人所散發出的平安和快樂,這份快樂甚至像是光芒一樣。不管在時間、金錢、幫助或只是友善的鼓勵方面,他們不但總是像對自己所有的很滿足,而且也有足夠的和他人分享。耶穌在這段經文中解釋這是為什麼:「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路加福音6: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陽光天地 的頭像
    陽光天地

    陽光天地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