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瑪莉·思朵瑞

 

托爾金J. R. R. Tolkien)的著名奇幻小說《哈比人》,講的是比爾博·巴金斯的故事。他是一個喜好安逸的哈比人,結果不甘心情願的被迫和一位巫師及一群小矮人,一起尋找龍的寶藏。一路上,他面臨各種艱險,從妖精到充滿敵意的侏儒和巨大的蜘蛛群。

 

終於,這群冒險者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巨龍史矛革藏身的山上洞穴。山腰有一扇隱祕的門,比爾博隻身一人從那裡進去面對巨龍,而小矮人們則在外頭等待。當他穿過黑暗的地道時,他聽到彷彿是水壺在爐子上開了的沸騰聲。聲音越來越大,有如一隻巨貓在打呼。突然間比爾博領會到,他聽到的正是巨龍在深穴中打鼾的聲音。

 

比爾博嚇壞了。他恨不得馬上折返,而他也幾乎這麼做了,但卻決定仍然繼續進去。托爾金寫道:「他繼續往前,那是他曾做過最勇敢的事。後來發生的重大事情與之相比,可說是微不足道。他在隧道裡獨自打那場真正的仗,直至躺著在等待他的巨大危險最終出現在他眼前。」

 

我們都面臨過挑戰,甚至沒有機會看清前方是什麼就想臨陣脫逃。與龍(或是其它可怕的障礙)交手需要極大的勇氣,並且不總是如我們可想像的模式進行。當比爾博身在隧道之中,就正是他受考驗的時刻。甚至在他與龍對陣之前,他首先必須面對自己的恐懼和自我懷疑。

 

我們生命中的這些「龍」或許對別人而言不足掛齒,而結果,我們往往需要自己找到通往勝利的鑰匙。魯益師C. S. Lewis)曾寫:「勇氣不僅僅是美德之一,而且是每樣美德受考驗時的表現形式。」有時候,我們就是必須破釜沉舟,不給自己任何可以逃避的空間。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那麼你可能會覺得擁有這種勇氣,幾乎是痴人說夢的。無論我們多麼堅強,或試圖表現得堅強也好,我們往往缺少克服難關所需要的勇氣。因此,我們可以從何處找到這種面對生命挑戰的勇氣呢?

 

約書亞記19節告訴我們:「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1 我們盡可剛強壯膽,因為上帝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派遣我們獨自出去面對我們的「龍」。祂必與我們同在,支援我們,時時準備賜予我們力量和勇氣,並應許與我們同在、幫助我們渡過一切。

 

你一旦向上帝祈求勇氣,就必須選擇去使用它,即使你不覺得自己英勇無畏也好。當你啟程時,勇氣必與你相伴。你若現在並非勇氣十足,也沒有關係。通常,勇氣只是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以一小步、一小步的方式前進,有時候步子甚至很小很小。每當你做一個勇敢的選擇,你在加強自己的勇氣,為迎接前方更大的挑戰做準備。勇氣始於一個決定,並藉著經常操練而增長。

 

比爾博的勇氣,在他整個旅程上逐步增長。他與可怕的敵人交戰,並戰勝了它們。他對付困難的問題,並找到了解決方法。每次他勇敢地面對挑戰,就是在培養更大的勇氣;而那在他面對巨龍時派上了用場。

 

古希臘國王的侍衛,有這樣的格言:「懼怕人人都有,但勇敢的人撇下他們的懼怕、勇往直前。他們有時犧牲,但總是走向勝利。」因此,勇敢地面對你的龍吧。

 

瑪莉·思朵瑞是一位自由職業插圖畫家和設計師,是現居美國的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成員。這篇文章係改編自Just1Thing2 的一篇播客文章,該網站致力於培育年輕人的基督徒品格。

 

1.      和合本聖經

2. www.just1thing.com

 

 

 

勇氣是選擇做正確之事的人所使用的共通貨幣。──南丁格爾(1820-1910),英國社會改革家和現代護理學創始人。

 

我們所有人面臨的巨大危險……不是我們會使生命一敗塗地,不是我們會跌進徹底的邪惡深淵,不是我們會非常痛苦而不快樂,也不是我們感到生命根本毫無意義──這些都不是。危險在於我們也許看不到生命的最大意義,領略不到它至高的善,錯過它最深刻而永久的幸福,無法回應最大需求的服務工作,沒有體會到生命藉著與神同在而閃閃發光──並因此感到滿足。這才是危險所在:有一天,我們或許將醒過來,而發現我們總是忙東忙西、忙於一些膚淺的事物,結果反而真的錯過了生命本身。

──菲利普·布魯克斯Phillips Brooks, 1835-1893),美國神職人員和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陽光天地 的頭像
    陽光天地

    陽光天地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