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明 檢視原檔
在新的一年又開始之際,我們會訂立新的希望及目標。除了自己努力之外,我們會想祈求上帝
為我們成就事情,期望祂會回答我們的禱告。然而,這「期望」的定義何在呢?
說老實話,我們期望的態度往往相當主觀,如果我們得到的回答並非如我們的期待,我們就會以為這不是上帝的回答,也就不想照著去做。即使我們內心深處也許知道這可能是上帝的旨意,但因為我們的主觀意識太強,便會心生懷疑、覺得行不通。事實是,我們不但要對上帝有信心,並要服從祂,然後祂才會回答我們的禱告。
這讓我想起一個聖經故事,聖經中記載耶穌的第一個奇蹟,是祂把水變成酒1。當時喜宴的酒用完了,祂的母親告訴祂這個需求,於是祂就吩咐僕人去把水倒在六口石缸裡。你
可以想像,他們那時所期待、需要的是酒,而不是水,雖然他們開始有點懷疑,但還是照著去做了。結果水變成了酒,因為他們服從,所以奇蹟發生了。
另外一則有趣的故事,是有關一位在他的一雙筷子上寫字的基督徒。一隻筷子上寫的是「信心」,另外一隻寫的是「行動」。有一天他的朋友拜訪他,看見這情形就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解釋給他的朋友聽,僅用一隻筷子無法吃飯,兩隻並用才能吃飯,同樣地,信心與行動必須並用,才能成功。換句話說,你若對上帝真的有信心,就會服從祂的話、採取行動。
我本身也有這方面的經驗。事情發生在數年前,我當時十分忙碌於從事某城市的福音工作。但有一天,一位好朋友邀請我去另一個城市幫忙當地的福音工作。
我感覺現有的工作已經夠我忙了,如何能到另一個地方,而且也不知道是否會有像我在原地區的成果。但在我禱告後,耶穌告訴我不要依靠自己的聰明及理解力,並說祂會為我開一條路。
雖然我並不了解祂會開什麼路,但我還是服從了祂,打電話與另外那個城市的朋友溝通聯繫。經過好幾次短信、電話來往的溝通之後,上帝增強了我的信心,使我更想去那個城市,為那裡的人服務。我雖從未去過那個地方,也未曾見過那裡的人,憑著相信耶穌所說的話,就服從祂去了。
到了那裡之後,發現當地人們對福音的渴慕之心更多更深,因此需求也更大。在我進一步認識他們之後,上帝果真開了一條道路,讓我能為更多人服務,帶領很多人認識接受耶穌。不但如此,祂並提供更多其他機會,成果遠超過我當初留在原地區的工作。在為他們服務的過程中,我看見他們因為單純的相信上主,又願立即服從祂的話語,所以雖然曾身患重病而極為痛疼,卻得到上主的醫治。我深深體驗到上帝極為恩待他們,祂把光明帶來,驅散他們生命中的黑暗。
我這次經驗不但帶給別人喜樂,也使自己非常快樂,而且在靈性上學習成長很多。我衷心感謝耶穌的帶領,也慶幸自己曾服從了祂。
我想這個原則也可運用在生活、工作、事業各方面上,我們要請求耶穌的指引,為我們開路,不要依靠自己的聰明,不要看外表行事。2 對耶穌不但要有信心,還一定要服從祂,我們的生活才會健康、快樂、平順。此外,信賴耶穌會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休息、思想上的安寧及心靈上的滿足。我們未來所走的人生之途,靠著主才站得穩,才會成功。「與上帝同行的人,必會到達其目的地。」我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真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1. 請參閱約翰福音2:1-11
2. 箴言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