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杜愛樂

    有時候,尤其是在那些最不可預期的時刻,我們會得到一點啟示,它能澄清我們的觀點,賦予我們洞察力,並重振我們的信心。我在幾天就得到了這樣一個啟示。

    我們財務上的困難已持續了幾個月,而現在我們又必須送車子到汽車維修店修理。我正在等我先生的電話,告訴我修理費的估價。就在
我等電話時,我問上帝為什麼這件事情偏偏在這個節骨眼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的財政已經夠困窘了,」我懇求祂︰「我們如何能負擔得起修車的昂貴費用呢?」

    我得到的回答卻很簡單︰「有時候生活中,這種事情就是會發生。」

    這不是那種令人感到寬心安慰、諸如「我會終止你們財務上的掙扎」之類的回答,如我曾期望那樣的保證。但我也不覺得上帝的答覆嚴酷無情,或祂對我們的困境有幸災樂禍的態度。祂僅僅在說明一個事實,那就是:生命充滿了挑戰,還有突如其來的不幸、災難和失望。這種事情就是會發生,而我們必須熬過它們。

我總是喜歡生活舒坦順利。我也不介意當情況變得太壞之前,得到援助。情況若這麼發生會很理想,但不總是上帝預定的計畫。祂告訴我,並不總是有奇蹟和妙法,也沒有所謂免費通行証,容我越過那些坎坷時段。這不是說祂無法施行奇蹟,若有必要,祂是做得到的,但祂並不總會在困難時期緊急援助我們。有時,祂選擇提供使我堅持下去的能力──祂的恩典、力量、喜樂和耐力,幫助我度過失望、掙扎和不如理想的情況。

    當然,我不會就此接受凡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都是「上帝的旨意」,而不採取任何奮鬥行動,容許我和家人被突發事情波及。但當上帝
的訊息是「親愛的,你必須經歷這次考驗」時,我就不會逃避,開始信靠祂來幫助我度過這次經歷。

    老實說,我知道我需要這樣的時刻。我不喜歡它們,但我需要它們。這種境遇把我看來漂亮的信心,變成較為實用可行的信心。它不再
那麼神祕,但卻真實得多。
 
附言︰我們確實必須支付了一大筆維修費,讓我們的財務困境更延長了一段時間。那種情況並不理想,亦非我們所期望的那樣,但我十分驚歎於上主的那點小忠告,竟改變了我對當時情況的看法。了解這類事情會發生,人們都必須經歷這些事情,幫助我克服我曾有的恐懼。


   

文章標籤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319-065152  

宋尼爾·庫瑪

 

我和一些朋友正為一家美容沙龍籌備開張,我的職責是佈置好室內的娛樂設施系統,包括每個座位的個人電視、音響設備等等。能參與這個方案讓我感到很興奮,但我很快就發現有些地方是超出我個人專業範圍能力之外的。

 

我嘗試了好一段時間,想要解決個人電腦和主機連線這個較複雜的問題,以便使用每座電腦的音響設備等功能,卻發現徒勞無功。我絞盡腦汁、苦思多時,最後不得不感覺挫敗地舉手投降,承認自己需要幫助。

 

我約了一位擅長這類工程的朋友,看看我是否能得到一些建議。結果是,我不但得到完成這項方案的幫助,同時還學到有價值的一課。

 

這位年輕人朝氣蓬勃、充滿活力。他喜愛挑戰、不服輸,自信必有解決方法。每次我提出一個自認是障礙的問題,他都會找到解決方法。有時候,那意味著我們必須推翻之前以為可行的方案,最終,我們找到了每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不久,我們更新版的藍圖出爐了,每項處理方法都完美無比。我得以運用我們想出來的所有解決方法,而美容沙龍現在已經有正常運轉的個人娛樂中心了。

 

這使我想到我如何也能運用自己擅長的領域,來讓他人的生活變得較為容易。如果每個人都付出努力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我們的人生旅途將會變得多麼容易而積極多了呢!

 

宋尼爾·庫瑪是一位住在印度的顧問及人生教練。

 

 

 

明天,上帝不會問你:「你曾有過什麼夢想?你曾怎麼想的?你曾做了什麼計畫?你曾傳講了些什麼?」祂會問:「你到底做了些什麼?」──米歇爾·郭義斯特(Michel Quoist, 1918-1997)

 

思考「如何」的人會有效地解決問題,因為他不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無用的「如果」上面,而是直接開始在有創意的「如何」上動手。──諾曼·文生·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 1898-1993)

 

凡是作極大探險或事業而獲得成功的人,都會解決他們遇到的每個問題……不論他們遇到什麼障礙,都會繼續勇往直前。──克萊門特·史東(W. Clement Stone, 1902-2002

 

看看烏龜吧。唯有當牠伸出脖子來時才會有進步。──詹姆斯·布萊恩特·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 1893-1978)

 

 

 

圖片出處:http://note.com.tw/2014/03/17/%E8%A7%A3%E6%B1%BA%E5%95%8F%E9%A1%8C/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8376_1173404243140  

 

作者不詳

 

格林斯潘Bud Greenspan)的《奧林匹克史上100個最偉大瞬間》一書中,我們可以從約翰·斯蒂芬·奧克華里(John Stephen Akhwari的感人故事,獲得極大的啟發。

 

1968年墨西哥市奧運馬拉松比賽,當獲勝者衝過終點線時,與會官員和觀眾都認為那是比賽的高潮。然後,一個小時後,來自坦尚尼亞的選手約翰·斯蒂芬·奧克華里進入體育場。他因為摔傷了,傷口仍在流血,纏著繃帶,拖著脫臼的膝蓋,他一瘸一拐地痛苦前行。

 

當奧克華里在夕陽照耀下,沿著跑道往前走時,剩餘的人群開始高聲喝采。當他越過終點線時,人群的歡呼聲會讓你以為奧克華里才是冠軍。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放棄跑完全程時,奧克華里回答說:「我想你可能不理解。我的國家派我飛了5000英里來此,並非僅開始比賽。他們派我飛了5000英里來此,是要我完成比賽的。」

 

當生命使你傷痕累累、渾身是血時,不要放棄;你的造物主並非派你到這世上來開始比賽,而是要完成它的!「讓我們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1

 

梅爾德倫(A. B. Meldrum)博士如此說:「記住,如果你要有出息,你的成功不取決於運用你的傑出和衝勁,而是取決於在你運用後,站穩腳跟,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而定。」換言之,「你要打那場美好的信心之仗!」2 儘管蘇格蘭牧師及讚美詩作者馬得勝George Matheson)年輕時就雙目失明,他也是個不屈不繞的人。他的忠告是:「我們不以任何輝煌的樣式征服,而是靠堅持不懈取勝。」 

 

繼續努力下去,不論代價如何。繼續戰鬥下去,不論臉腫鼻青。繼續奔跑下去,不論多少次跌撞、摔倒在地。在上帝的眼中,你的傷口、淤青、擦痕、傷疤都是榮譽勳章,它們是即使道路坎坷艱難,你仍然充滿信心、勇氣、決心和一心奉獻、繼續前行的標幟!你或許會跌倒,但你拒絕放棄。

 

在比賽終了時,你將能夠像使徒保羅那樣說:「我唯一的目標就是完成比賽,並完成主耶穌給了我的任務。」3

 

1.      希伯來書12:1-2

2.      提摩太前書6:12

3. 使徒行傳20:24 (新國際版聖經[NIV]

圖片來源: http://homepage.fudan.edu.cn/guohui/2011/10/24/%E4%B8%89%E5%8F%B7%E8%B7%91%E9%81%93/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瑪莉·思朵瑞

 

托爾金J. R. R. Tolkien)的著名奇幻小說《哈比人》,講的是比爾博·巴金斯的故事。他是一個喜好安逸的哈比人,結果不甘心情願的被迫和一位巫師及一群小矮人,一起尋找龍的寶藏。一路上,他面臨各種艱險,從妖精到充滿敵意的侏儒和巨大的蜘蛛群。

 

終於,這群冒險者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巨龍史矛革藏身的山上洞穴。山腰有一扇隱祕的門,比爾博隻身一人從那裡進去面對巨龍,而小矮人們則在外頭等待。當他穿過黑暗的地道時,他聽到彷彿是水壺在爐子上開了的沸騰聲。聲音越來越大,有如一隻巨貓在打呼。突然間比爾博領會到,他聽到的正是巨龍在深穴中打鼾的聲音。

 

比爾博嚇壞了。他恨不得馬上折返,而他也幾乎這麼做了,但卻決定仍然繼續進去。托爾金寫道:「他繼續往前,那是他曾做過最勇敢的事。後來發生的重大事情與之相比,可說是微不足道。他在隧道裡獨自打那場真正的仗,直至躺著在等待他的巨大危險最終出現在他眼前。」

 

我們都面臨過挑戰,甚至沒有機會看清前方是什麼就想臨陣脫逃。與龍(或是其它可怕的障礙)交手需要極大的勇氣,並且不總是如我們可想像的模式進行。當比爾博身在隧道之中,就正是他受考驗的時刻。甚至在他與龍對陣之前,他首先必須面對自己的恐懼和自我懷疑。

 

我們生命中的這些「龍」或許對別人而言不足掛齒,而結果,我們往往需要自己找到通往勝利的鑰匙。魯益師C. S. Lewis)曾寫:「勇氣不僅僅是美德之一,而且是每樣美德受考驗時的表現形式。」有時候,我們就是必須破釜沉舟,不給自己任何可以逃避的空間。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那麼你可能會覺得擁有這種勇氣,幾乎是痴人說夢的。無論我們多麼堅強,或試圖表現得堅強也好,我們往往缺少克服難關所需要的勇氣。因此,我們可以從何處找到這種面對生命挑戰的勇氣呢?

 

約書亞記19節告訴我們:「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1 我們盡可剛強壯膽,因為上帝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派遣我們獨自出去面對我們的「龍」。祂必與我們同在,支援我們,時時準備賜予我們力量和勇氣,並應許與我們同在、幫助我們渡過一切。

 

你一旦向上帝祈求勇氣,就必須選擇去使用它,即使你不覺得自己英勇無畏也好。當你啟程時,勇氣必與你相伴。你若現在並非勇氣十足,也沒有關係。通常,勇氣只是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以一小步、一小步的方式前進,有時候步子甚至很小很小。每當你做一個勇敢的選擇,你在加強自己的勇氣,為迎接前方更大的挑戰做準備。勇氣始於一個決定,並藉著經常操練而增長。

 

比爾博的勇氣,在他整個旅程上逐步增長。他與可怕的敵人交戰,並戰勝了它們。他對付困難的問題,並找到了解決方法。每次他勇敢地面對挑戰,就是在培養更大的勇氣;而那在他面對巨龍時派上了用場。

 

古希臘國王的侍衛,有這樣的格言:「懼怕人人都有,但勇敢的人撇下他們的懼怕、勇往直前。他們有時犧牲,但總是走向勝利。」因此,勇敢地面對你的龍吧。

 

瑪莉·思朵瑞是一位自由職業插圖畫家和設計師,是現居美國的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成員。這篇文章係改編自Just1Thing2 的一篇播客文章,該網站致力於培育年輕人的基督徒品格。

 

1.      和合本聖經

2. www.just1thing.com

 

 

 

勇氣是選擇做正確之事的人所使用的共通貨幣。──南丁格爾(1820-1910),英國社會改革家和現代護理學創始人。

 

我們所有人面臨的巨大危險……不是我們會使生命一敗塗地,不是我們會跌進徹底的邪惡深淵,不是我們會非常痛苦而不快樂,也不是我們感到生命根本毫無意義──這些都不是。危險在於我們也許看不到生命的最大意義,領略不到它至高的善,錯過它最深刻而永久的幸福,無法回應最大需求的服務工作,沒有體會到生命藉著與神同在而閃閃發光──並因此感到滿足。這才是危險所在:有一天,我們或許將醒過來,而發現我們總是忙東忙西、忙於一些膚淺的事物,結果反而真的錯過了生命本身。

──菲利普·布魯克斯Phillips Brooks, 1835-1893),美國神職人員和作家。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娜•普林尼

1984年的聖誕,是我們家離開歐洲後過的第三個聖誕節。我們搬到印度東部的一個偏遠村莊,在當地從事義務工作,那裡已成為我們第二個家。剛開始,我們經歷過一段對異國氣候和文化的艱難適應期,但不久我們漸漸開始欣賞住在我們周圍那些美好的人們,並接受那些新的景象、聲音、味道和芳香。我尤其開始期盼去當地的市場買東西,那裡全年都有各種各樣美味多汁的水果,如芒果、香蕉、荔枝、木瓜、波羅蜜、萊姆(綠檸檬)等等。

有一次我們在市場上注意到一個水果攤,攤主開天價賣著很漂亮的蘋果。我們得知這些蘋果是從遙遠的北部運過來的,所以價格不菲。兒時的記憶忽然湧現,而聖誕又是特別會令人回想過去的時節。那天我的大女兒陪著我去市場,她說出了我當時的感受:「聖誕節若有一個蘋果,該多好啊!」

我們家庭聖誕驚喜的點子就此誕生。我和先生花了一整晚的時間,把我們送給孩子們的聖誕小禮盒裝滿了餅乾、堅果等,再加上一顆又大又紅的蘋果!

聖誕節早晨,孩子們打開聖誕禮盒、看到那些蘋果時,會興高采烈的歡欣雀躍不已!我們做父母的,看到他們那麼開心,也一樣感到開心,因為我們自己也有一個聖誕禮盒,所以也可品嘗自己寶貴的蘋果。

數年前我們返回歐洲,自那時起我們可以有很多的蘋果。但我們全家人仍然珍惜那個美好的回憶,在某個「貧乏」的聖誕節,我們因得到一顆蘋果而體驗到「富有」的感恩情懷。

願我們總能找到一個簡單純樸的理由而心存感激──不僅是在聖誕節,而且是在一年當中每個慶祝和事件,皆有感恩的心。

 

安娜•普林尼是PER UN MON DOMIGLIORE (HTTP:// W W W.PERUNMONDOMIGLIORE.ORG/ )的創始人之一,該團體自1995年,就一直活躍於前南斯拉夫的人道救援工作。■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里斯•密茲瑞尼


一位破紀錄的走鋼索作秀者、武術高手和成功的商人──他們三者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他們懂得自律。在他們每個人的專業上,自律是關鍵,不論在安排時間練習或加強技巧方面皆是如此。在有些情況下,他們甚至會放棄飲食習慣或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以實現目標。他們這麼做都是出於自律。

自律不僅是在節制自己不做某些事情,也不僅是出於責任而全力以赴去做必須做的事情。它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方法。達到目標對他們而言如此重要,以至於過一個自律生活所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對他們來說幾乎是不足掛齒的。他們願意為達到成功而挑戰個人耐力的極限。他們的自律,從他們的成就而清楚地顯現出來。

我們大多數人大概都能改進我們自律的水準。即使你並不那麼熱望在峽谷上走鋼索、從一邊走到對面;然而,你可完成你桌子上的那堆工作,達到你的健身目標,或是改進你善用時間的方式。自律不一定需要你克己;實際上,這樣做是解放你自己。有個朋友有次曾這麼對我說:「唯有當你能真正自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這句簡單而充滿智慧的話,完全改變了我的觀點。

還有一次,一位國際連鎖店的經理告訴我:「成功不僅是設定目標,而且是做那些助你達成目標的事。」當你自律時,你便能超越那些之前也許曾限制你或牽制你的事情。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小傑克森•伯朗(Jackson Brown Jr. )曾這麼說:「人無自律,他的才能就像穿著輪式溜冰鞋的章魚。牠的動作很多,但你永遠不知道牠在往前、往後、還是往旁邊走。」但我們若把精力放在正確的方向,運用在那些對我們重要的事情之上,我們便能馬躍檀溪、有宏大進展。

耶穌是自律的最終極榜樣。祂做到必須去做的事情,即使這事情不僅艱難,而且最後使祂犧牲自己。祂為祂的理想和使命所表現的自律和獻身精神,結果造成了整個世界的改變。

如果我們願意自律,我們也能改變自己的生命,並改變我們周遭的世界呢。

克里斯•密茲瑞尼是一位網頁設計師和攝影師,與南非開普敦的「伸出援手」傳道工作一起服務。■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提司•彼得•範寇德


我經常會使用我手機上的GPS衛星導航裝置。對我這種時常到各地走動的人來說,清晰地知道方向,旅遊會輕鬆得很多。但我也記得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沒有地圖時,心情會感到多麼沮喪。

有一次,去拜訪住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父母的路上,我開車載著太太和孩子開往一個湖泊,希望在那裡度過一個休閒的夏日午後。我曾在那地區長大,對路線僅有些模糊的記憶。然而當車子在荒涼廢棄的公路上開了一個半小時後,我得承認,我不能確定我們是否走對了路。路邊沒有標誌,四周也沒有可以問路的人。我們遇到些牛,但牠們完全幫不上什麼忙。

我們最後終於在方圓幾英里內唯一的一家加油站的員工那裡問到了路。「沒錯,你只要保持在105號公路上一直往前開,直到你看到309號公路往西行,然後你轉到36號公路北上,你就馬上會到達了。」他這麼說。

他的同事必定感到我的焦慮不安,於是補充說:「別擔心,這個傢伙善於給人指示方向。」謝過他們,我們就出發了。

我們很快就找到了390號公路西,但開了30分鐘後,我們又開始懷疑了。他說的會不會是390號公路東呢?我真想踢我自己一腳,怎麼沒把那些指示寫下來。這裡不但看不到什麼指標,也問不到人,我們怎麼能知道自己仍然還在390號公路上呢?

就在我們快要放棄、準備掉頭時,迎面看到一個標誌,顯示前面有一個十字路口。那會不會是......?正是36號州公路!於是我們轉往北行。
沿著公路又開了一段路程,我們注意到兩位長鬍鬚的鄉下老人家,坐在門廊搖椅上打發時光。

「湖泊?就在前面不遠的地方。絕對不會錯過的!」

不久之後,我們就在清涼、讓人清新無比的湖水裡玩水了,我們真高興當我們以為迷路時並沒有放棄。

這讓我領悟到我們這次經驗,也是對生命一個很好的類比:當你感到迷失,當你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方向一段時間,當你發現自己的處境一團糟時,就向上帝求助吧。「求祢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祢。」1

上帝善於給人指示方向。

 

克提司•彼得•範 寇德是 一 位編 劇家 和 啞 劇 演員(ht t p://elixirmime.com/),住在印度孟買,並且是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的成員。■

1. 詩篇143:8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歷克斯•彼得森

完美的決定是極少做得到的,然而,做個最佳的決定卻總是有可能!最佳的決定不全都有神話故事般的結局,但會在當時情況下達成最好的結果。

最成功的作決定者不會單憑衝動、直覺或甚至經驗行事;他們有某種循序漸進、作決定的步驟系統。以下就是此種系統之一:

  • 認清問題何在。好好認清問題,等於解決了一半的問題。使用記者採訪新聞的方式:「何人、何事、何時、為何及如何」。為什麼這個決定是必要的?目標何在?一個好的決定如何能改善情況呢?它會影響到誰?何時需要做這個決定呢?
  • 採取積極正面的觀點。努力嘗試把情況視為機會而不是問題。
  • 列出你的選項。你考慮的選項越多,就越可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 收集相關資訊。你若徹底調查清楚,不僅可做出較好的決定,而且在實際施行你的決定時,你的內心也會更平安。1
  • 要客觀。你若對某件事已持有成見,自然就會集中於搜尋可確認那個意見的證據。你若碰巧是對的,那就還好;但你若是不對的,那反而使你更遠離最佳的決定。因此,要樂意聽取不同和相反的意見。提醒你自己,目標不是要證明你自己是正確的,而是要做正確的決定。
  • 仔細衡量你的選擇。把每個選項的好壞利弊都列出來,並加以比較。嘗試判斷每個選項可能造成的最好情況和最壞情況,看看是否可以將幾個最有利、最有前景的解決辦法,合併成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 忠於自己的做人原則。刪除任何會妥協你的價值觀的選項。
  • 做決定。當你確信自己已找到最佳的行事方案時,就致力去實施它。
  • 靈活應變。若情況改變,保有隨時願意改變的態度。你一旦做了決定、並開始行動時,另一個更好的選項可能會出現。這種情形有時被稱為「船舵效應」。那也就是說,一條船要先啟動,舵才能開始起作用。
  • 請問耶穌。這是最後一點、但絕非最不重要之事,那就是,你在做決定的過程中,每一步都祈求耶穌的指引。你若聰明的話,就會像那曾說這話的人一樣:「我也許不知道所有的答案,但我認識那位『知道一切答案的人』!」耶穌知道所有的答案;請問祂,祂必會帶領你的。2

 

亞歷克斯•彼得森是《活躍人生 》的 一 位 編 輯 和 特 約 撰 稿人。■


1. 請參閱路加福音14:28
2. 請參閱馬太福音7:7-8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娜•普林尼

長時間的討論關於可能發生的變化,使得未來看來似乎一天比一天更模糊不清。就在好幾年前,我和先生及幾個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個人道救援組織,救濟前南斯拉夫內戰後的艱難狀況。

從第一天開始,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任務,但正面的結果,與我們共事的義工們,以及許多次當我們能夠將救濟品帶給難民、並使得難民營中的孩子開心起來,這些事都在鼓舞著我們。然而那時我們中大多數工作人員都即將遷移,其他一些非政府組織也被重新安置,於是我們開始考慮是否要終止我們的工作。這讓我感到有些傷感、挫敗。

「我們何不去河邊走走呢?」一天,我先生這麼建議。我欣然同意。嚴格上來講,那並不算是一條河,而是更像一條穿過家附近丘陵地的急流。

那幾日雨下得相當厲害,沒有陽光,只有輕柔、潮濕的迷霧籠罩著灌木叢和樹林。當我們順著充滿泥濘的黯淡小徑往前走時,我感覺那天氣候的情況,像極了我內心的感受。這並非我人生第一次得告別一個篇章、開始新的旅程;但這一次,我總覺得有點不對勁。我心裡有個小小的聲音,告訴我說我們該堅持下去,儘管合理性的推理和當時的情況對我們很不利。

我們再次權衡利弊,卻沒有得到一個很明顯的正確決定,反而是我們越討論,就越覺得困惑。到最後,我們停下來,坐在一些石頭上,向我們慈愛的造物主敞開心扉,聽聽祂對當時情況的看法如何。我們感覺祂在鼓勵我們,尚有美好的事情會到來,而且會有更多的義工來參加我們,超過我們所能容納的空間。

十四年過去了,我們仍然在這裡,而且就在上個月,我們正式開始運作一個新的培訓中心,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義工到來,熱切希望參與和幫助。上帝的應許實現了。如果在十多年前的那一天,我們沒有花點時間暫時離開壓力重重的處境、平靜地出外散個步,向上仰望,從雲層上方太陽永遠閃耀之處、看到一個清晰的願景的話,那麼後來一切事情將會變得多麼的不同啊。

安娜•普林尼是Per un  MondoM i g l i o r e    ( h t t p:// w w w.perunmondomigliore.org/)
的聯合創辦人。該團體係一個自1995年成立、活躍於前南斯拉夫服務的人道救援組織。■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莉維亞•鮑爾

 

我那時剛搬到加拿大的溫尼伯,公寓裡的網路尚未裝妥,所以我就到附近的一家咖啡店上網、做些工作。

在到達那裡的半路上,我突然想起不知道自己帶了錢包沒有,於是停下來查看。就在那時,我的腳踝突然被撞了一下,我立刻轉身,看看是誰在「攻擊」我。

我看到的是一位面容和善的盲人,手裡拿著白色手杖,連連向我道歉,你能想像我的驚訝。在這種情況下,你很難生氣。那人又說了幾句話,就繼續上路了。

結果我確實忘了帶錢包,於是便回公寓去取。回家路上,我回想這個奇特的小小邂逅。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不是我的腳踝被人撞到,而是那位盲人自信滿滿在街上走路的樣子。

我於是開始想到我自己的生活和當時的處境。我最近剛搬到一個新的城市,遠離所有的好友、共事多年的同事,還在探索適應新的環境。我需要找一個新工作,但甚至不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
我同時還需要做幾個相關性、有時限的決定。工作和讀大學,這兩者我能同步進行嗎?如果不能,我該專注於哪個?我的財務優先次序應該是什麼?我怎麼做才能把它們和我的長期目標配合在一起?有些問題,我甚至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開始某些新事物,讓人感到十分興奮,但同時也令人不安。問題似乎比答案多得多。

以我心裡的眼目,我似乎看到了那位盲人,儘管他不能看到自己要往哪裡去,卻充滿自信地在溫尼伯市中心的街道上穿行。我告訴自己說,他若能找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麼我也能!

奧莉維亞•鮑爾與加拿大溫尼伯的一家非營利社區機構合作。■

 

編自瑪利亞•芳婷的文章

你是否在面臨不同的選項、抉擇、決定,但卻完全不曉得該走哪個方向?你知道你想要按照上帝帶領你的方向前進,但問題是你不知道那個方向為何。你在蹣跚掙扎,不知道何去何從,該做什麼,如何去做。你無法洞察未來,知曉每個選擇的結果。很少事情可以憑本身的因素來做決定,我們做每個決定時,都需要考慮到許多相關的素。


我最近想起這句聖經章節:「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勇敢,祂必會堅固你的心。」1它使我沉思到等候上帝驅散濃霧的智慧,而不是在我們看不清前路時妄作決定。假以時日,塵埃落定,我們就能更看得清前方的道路了。

我相信,你也可以想到在你人生中那些你必須做決定、卻似乎得不到答案的時刻;然而,當你在禱告中憑信心等待,相信上帝會帶領你安然渡過,結果祂最後果然明確地指引你的道路,你很慶幸自己曾等待及信靠祂了。

等待是憑信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麼做並不容易,但是上帝用來引領我們、教導我們耐心、塑造我們性格,並使我們更親近祂的過程。下一次當你遭遇需要忍耐、或等待的情況時,以此來激勵自己吧。濃霧終究會消散,它向來總是會的!

瑪利亞•芳婷和先生彼得•阿姆斯特丹,是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的總監。

1. 詩篇27:14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詩篇37:5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3:1

我們若盼望我們尚未擁有的事,就一定要充滿信心地耐心等候。
──羅馬書8:25(新生活版英文聖經[NLT])

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希伯來書6:15

讓我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希伯來書10:23

你們的信心經 過試 驗,就生忍耐。──雅各書1:3

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們也當忍耐,保持信心堅固。──雅各書5:7-8(新國際版聖經[NIV])

陽光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